當「量產經濟」成為過去式,投資人該如何選股?

在全球經濟成長率仍高的年代,市場需求不斷擴張,當時的企業都採行擴大經濟規模的手段,來提升企業獲利、增強競爭優勢;但是這種方法已經成為過去式。

 

全球經濟成長率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,已經大幅放緩。根據IMF數據,金融海嘯之前的全球經濟成長率呈現不斷上升走勢,平均成長率也有5%以上,海嘯之後的經濟成長率,卻已經長達10年維持在3%左右水準,一直上不去;根據IMF最新預估,未來五年只能維持目前水準。

 

 

先不論背後原因為何,投資人都必須清楚意識到:在未來的幾年內要看到全球景氣高成長,可能是一種幻想;投資人該如何自處?

 

重質不重量

在這個成長率低迷的年代,既然廠商很難藉由擴大營收規模來追求獲利增長;在原有的營收規模下想辦法提升獲利率,逐漸成為企業經營的首要目標。

 

觀察過去一年台股變化,能夠提升毛利率的公司,即使營收不成長,股價仍可以非常亮眼。

 

根據「台股・優分析」統計,在2018Q4財報已經公佈的307家公司之中,毛利率連續兩季出現成長的公司共有138家,其中有122家年初至今股價上漲,平均漲幅甚至高達17%以上。

 

不僅企業不再追求營收成長,連市場的資金也慢慢能接受「較低的營收成長率」,只要公司能夠「有效提升獲利率」,就容易受到市場追捧。

 

以信錦(1582)為例,由於LCD螢幕與TV市場早已飽和,這家全球LCD軸承大廠的營收規模,在2014年創下歷史新高之後就不斷下滑至今。

 

 

然而藉由提高產品毛利率,公司的獲利不減反增,如今的稅後淨利甚至比營收高峰時期都來得高。

 

2018Q4財報公布後毛利率持續上升,市場立刻報以掌聲,年初至今上漲25%以上,這就是一個最佳範例。

 

在全球景氣低迷的環境下,與其盲目期待公司繳出「高營收成長率」來推升股價,不如積極尋找能夠「提高毛利率」的公司,相信這會是今年的重要選股方向。

 


各種智能投資策略,盡在優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