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全解讀:水處理化學品產業與台灣鉅邁(8435)
如果你喜歡現金流穩定的公司,那麼你可以看看這間公司:鉅邁(8435 TT),有位UA讀者貢獻出他的私藏股,認為這家公司屬於金牛型公司,希望我們也可以提供這家公司的相關分析數據。
於是UA特地做了這篇報導來告訴大家,為什麼這位達人會認為這個行業值得關注。
如果你對印表機這種以耗材為主要利潤來源的獲利模式,那麼這個產業或許就是你要的。
公司簡介
鉅邁開發一些特殊化學品(藥劑),幫助客戶的再生水循環設備與管線達到防銹蝕、防垢、防微生物孳生的功能;小小一包藥劑,就能大幅降低客戶的維護成本,提升設備使用年限與效率。
鉅邁所服務的行業有:石化、鋼鐵、電力、紡織、塑膠、電子、辦公大樓及公共設施等,以兩岸市場為主要營運地區。
台灣的客戶有:中油、台塑集團、中鋼、台電、台積電、群創等大廠。
中國市場的主要客戶有:寶山鋼鐵、武漢鋼鐵、翔鷺石化、玖龍紙業、金華盛紙等。
成立於1977年的鉅邁初期以通用化學品(藥劑)為主,後來與國外廠商技術合作提升藥劑開發能力,開始提供客製化的技術服務,如今在台灣市佔率約18%,僅次於國際領導廠商Nalco,與國際大廠GE Water Technoligies並列第二。
表面上看,鉅邁像是從事單純的化學品買賣,但其實這是一種高附加價值的服務業。
以下我們用鉅邁與台塑化的過去交易案例來說明這點。
業務流程:以台塑化為例
鉅邁從1999年開始,承包台塑化煉製廠其中兩座冷卻水塔的再生水藥劑業務;歷經10多年後到了2010年,台塑化內部開始一連串節水計畫,希望將製程產生的污水,也回收到冷卻水塔當作補充水用。
而鉅邁分析水質之後發現其中含有:高濃度有機物、氨氮、油脂及未知金屬成份,這些物質都是微生物的營養源,且漂白水若與氨氮反應後會形成氯氨,除了會降低漂白效果,也會造成銅金屬管線腐蝕。
因此鉅邁必須針對台塑化的污水狀況,開發出客製化的配方,投藥之後也必須派員在現場,隨時監測水質狀況是否符合標準,並嘗試提高淨水效率,達到客戶滿意水準。
所以公司自稱為:
專業水醫生。
高毛利、穩定現金流、較不受景氣影響
鉅邁所銷售的是水處理的Know How與技術服務,台塑化只會生產石化產品,但並不了解如何使用再生水,所以必須依賴鉅邁提供技術,然後以藥劑耗材為營收來源。
其業務性質就像醫生,必須望聞問切、對症下藥,屬於一種高度客製化的服務業,由於附加價值高,因此產品高毛利是該行業中的普遍現象。
一旦客戶決定採用,也不容易轉換配方,就能賺取後續的藥劑銷售收入,初期所投入的大量服務成本就可望逐年回收,直到客戶減產為止,這意味著綿綿不絕的現金流。
雖然客戶會受到景氣影響,但基本上都不會停工,耗材仍是必需品,使得營運比較不會受到景氣影響。
就像印表機與電梯的銷售模式一樣,廠商在初期可能低價搶標(鉅邁有二成為標案收入),毛利率可能較低,但這一切都是為了瞄準之後每年穩定的耗材收入。
根據公司說法,大約80%的客戶在標案期間結束後會繼續購買藥劑,這個客戶留存率比很多行業還要好。
以上這幾點,充分說明了這個行業最吸引人的地方,對於已經具有固定客戶基礎的供應商來說,獲利穩定度極高。
根據公司說法,鉅邁成立了近40年從沒賠過錢,我們認為這與行業特性與特殊的獲利模式有關。
產業趨勢大好
水處理化學品行業在早期只是單純的通用化學品買賣,所以獲利率並不高;但隨著全球水資源越來越珍貴,工業用水成本也節節升高,廠商迫切需要更客製化的藥劑來提升用水效率,才讓這個行業變成一種以技術服務為主體,高附加價值的行業。
然而缺水的現象只會越來越嚴重,工業用水成本也會繼續上升,工業用戶對於客製化的需求程度只會更高,是這個產業的一大利多。
根據聯合國『世界水資源發展報告』,人類對於水資源的需求已經達到難以負荷的水準,
- 到了2025年全球將有2/3的人沒有純淨的水可用;
- 隨著新興市場工業發展,到了2050年全世界對水的需求將比現在還高55%。
為了有足夠的水資源來發展經濟,重複使用廢水已經不再是一個選項,而是必須。
而像鉅邁這種再生水處理商,就在這個趨勢下扮演重要的角色。
全球競爭狀況
全球大大小小工廠那麼多家,產生的廢水全都不一樣,即使是全球最大廠也不可能涵蓋所有客戶,因此這個行業的市佔率分佈頗為分散,競爭激烈程度也算緩和。
像Nalco、Ashland、GE這種國際型領導廠商,競爭優勢在於累積了大量的水質分析數據庫,可以提供客戶各種解決方案,萬一水質出現問題,這些國際型藥劑公司也賠得起,這種競爭優勢難以取代,但因為這些大廠的營運成本也比較高,所以只會鎖定超大型製造業者為目標客戶。
於是像鉅邁這種區域型競爭者就有了生存空間,通常這種小型藥劑廠只專精於某幾種製程的水處理技術,藉由地利之便,以更即時的服務品質,來爭取產品線單一的中小型製造業客戶,或是大型製造業的部分製程。
全球領導型廠商就像主治醫生,可以應付各種狀況;但有些時候我們只是想解決單一問題,離家近的小型診所反而能夠提供更貼心的服務,各有各的市場,其實互不侵犯。
如下圖鉅邁年報中所示,小型的區域型競爭者佔據了超過45%的全球市場份額。
鉅邁的營收僅有6.6億元,這樣的規模在全球根本排不上名次(Nalco的營收規模是鉅邁的200倍以上),但在台灣市場卻能與GE並列第二,市佔率約18%,僅次於Nalco的30%。
說明了鉅邁就是一個區域型競爭者。
鉅邁 VS. Nalco:大廠好賺,小廠也很好賺
乍看之下鉅邁的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,比Nalco還要好,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是競爭優勢,其實不然,這只是營運策略的差異而已。
國際大廠如Nalco為了提供完整Solution,便宜的產品也得賣,還必須跨國生產,這些因素都難免稀釋掉整體毛利率。但是他們的服務完整所以接單能力強,客戶穩定性也比較高,反應出來的就是高市佔率;雖然更多的服務會造成較低的獲利率,但若能換取長期更高的現金流規模,其實是非常划算的。
相比之下鉅邁的產品線就沒那麼廣泛,專攻某些製程的再生用水,產能也容易調配,毛利率自然會比較高,但是與大廠相比,鉅邁能接單的範圍就會比較狹隘。一旦跨出台灣,經營效率就會開始降低。就像這幾年中國營收上升,鉅邁的整體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反而出現下滑。
若比較兩家公司的營業費用率,其實Nalco只花30元就能創造100元收入,而鉅邁卻要花到35元。顯示Nalco的單位服務成本比較低,反而更具有效率。
然而值得注意的是,鉅邁是區域型競爭者,Nalco則是全球性Player,規模相差這麼大,也在同一個市場面對面競爭,卻都能達到優秀的獲利水準,足以證明了這是一個很好賺的行業。
台灣市場飽和
客戶留存率高對鉅邁來說也有壞處,Nalco在早期已經搶下的客戶鉅邁也搶不走,而台灣製造業就那幾家,所以台灣市場只能維持穩定卻很難成長。
UA統計了鉅邁台灣區營收,2008~2016營收年複合成長率僅1.1%,不過現金流量維持穩定,屬於金牛型事業。
中國市場為成長來源
目前中國水處理化學品市場仍處於戰國時代,前十大廠商市佔率不到50%,但大者恆大的趨勢仍非常明顯,行業門檻正在逐漸提高,能夠提供客製化服務的供應商最終仍將勝出,因此提供鉅邁一個切入市場的機會。
早在2002年鉅邁就進入中國佈局,原本以鋼鐵業為主要客戶,2012年之後切入石化製程用水,營收規模顯著提升,達到經濟規模之後已經轉虧為盈。
今年上半年,來自中國地區的獲利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4倍,上半年獲利已經高於2016全年,獲利貢獻比重開始上升,是近期股價轉強的關鍵。
中國獲利好轉,帶動鉅邁的整體獲利開始成長,未來若客戶持續購買藥劑,將大幅提升鉅邁未來的現金流水準。
越南市場:為下一波成長佈局
台塑集團到越南設立鋼廠,預計年產量2,250萬噸(比中鋼還大兩倍),第一座高爐已經於2017年5月點火生產,而鉅邁就是其再生水藥劑的供應商之一。
2016年董事會通過在越南成立子公司,不過初期營運規模有限的情況下,獲利貢獻程度仍須慢慢發酵。
觀察重點
鉅邁累積了多年分析經驗與知名度之後,開始想從區域型Player晉身為國際型供應商,但是想要轉型是有高昂代價的。
公司必須跨出台灣,在各地設立產能以及行銷據點,同時又必須一直增資擴大資本額,獲取更大的案子。
這個過程勢必對短期的獲利表現造成衝擊,毛利率可能會下降,費用也會在前期大幅增加,造成營益率低落。
但不用擔心,這是產業升級的必經過程,為了瞄準未來更高規模的現金流入,就必須在前期先投入營運成本,是這個產業的特性。
營業費用越高越好,這個指標暗示了未來的業務量與現金流。
如果費用增加造成獲利率及股價的下滑,反而是長期的買點,因為這是公司即將要大幅成長的前兆。
如果你是波段操作者:
那麼你應該關注鉅邁在中國的獲利率,中國營收雖然一直成長,若獲利率低於台灣,將拖累整體獲利能力,是這幾年股價低迷的主因。
但如今中國事業獲利能力顯著上升,若能維持下去將是股價一大利多,就像2014年那一波漲幅。
另一方面,全球水資源基金規模一直在成長,導致相關公司股價頻頻創下新高,像是Nalco的母公司Ecolab,目前的本益比高達29.76倍,股價仍繼續創新高。
而鉅邁雖然成長潛力較高,但由於是區域型的Player,較不受外資青睞,目前本益比僅17.28倍。從相對價值來看,鉅邁的股價似乎仍有比價空間。
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者:
最好的買點會出現在下一次大盤重挫時,因為股價總是會過度反應,而看過這篇文章的讀者會知道,鉅邁的現金流入並不會停止。
UA所提供的自由現金流量價值線,就會是你的好朋友。
最後附上公司影片介紹,更實際的去了解公司營業活動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