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分析經濟護城河?<質化分析篇>
什麼是經濟護城河:
在資本主義時代,殺頭的生意也有人做。所以一家很賺的公司,一定會吸引很多模仿者搶進,只要做一樣的事就能賺錢何樂不為。一旦資本與人才匯流至此,競爭就開始加劇,直到把這家公司的超額利潤吃乾抹淨為止,很好賺的事業到最後也會變成很難賺。
但是具有經濟護城河的企業,能夠有效阻擋敵人進攻,就像中古時代城堡攻防戰一樣,寬廣的護城河可以阻止敵人進入城堡,維持原本的超額獲利,稱為“經濟護城河”。
在長期投資人的眼中,這種企業是尤物,因為在持有期間可以無限期享受企業帶來的超額利潤,又不用擔心某天跑出一些強大的競爭者搶走你的餅。
分辨經濟護城河公司
全球知名的投資研究機構MorningStar曾指出:一家企業的經濟護城河可分為幾種形式:
- 品牌忠誠度高:消費者指定購買,不論價錢,例如之前盛行的網路笑話:給我iPhone,其餘免談。
- 成本領導者:一樣品質的東西全世界我最便宜,購買者有什麼理由殺價,在這種無差異化的產業,規模是很強大的競爭優勢。
- 高轉換成本:東西都放在微軟作業系統,怎麼換Mac?這是一個很驚恐的轉換過程,去問問換過的人就知道。
- 社群:所有朋友都在Line,我用What's App要跟誰聊天?
但是MorningStar也提醒,經濟護城河有時候非常難以判斷,需要大量累積個案研討經驗,這是基本分析者最重要的功課。
兩種常見的誤判:
錯誤1.技術領先=護城河?
護城河分析時,最多人犯的錯就是誤將技術領先當作護城河,歷史證明,技術護城河通常撐不了十年,靠著最新技術突破防線的公司,遲早有一天也被別人以同樣方法擊垮;世界上天才何其多,盲目地認為你投資的公司技術最強,並不理智。
如果你還記得柯達、Palm掌上型電腦、Sony Walkman、Sharp.....,類似這種原本技術領先的公司,沒多久就面臨倒閉的情況,在國外多不勝數。
插播一個形容技術更迭快速的笑話,有個美國爸爸在Facebook上PO出一段自身經歷:
{有一天女兒跑來問:什麼是“性愛錄影帶"? 搞了好久,才知道原來女兒不懂的是"錄影帶"這三個字。}
在台灣的投資人就因為這種”技術領先“的迷思在宏達電栽了跟斗,論硬體技術宏達電絕對是一絕,若論商業模式,宏達電遠輸競爭對手。全世界很多人不知道HTC的手機有多棒,因為他們連試都不願意試,這就是宏達電的失敗之處。
總之,優良的技術也許是公司草創時期的重點,但這種優勢稍縱即逝,永遠不要因為一家公司技術領先而買進股票;順帶一提,台積電技術很好,但其累積的商譽才是真正的致勝關鍵。
所以,真正的護城河是"無法取代的"或是“非常難取代的"東西。
錯誤2.優秀的財務指標=護城河?
有廣大護城河的公司通常有高利潤率,但有高利潤率的公司不一定具有護城河。很多優秀的財務績效只是因為Lucky,站在風口上的豬也會飛,要釐清公司的超額利潤是否來自經濟護城河,一直是基本分析時最難克服的事,但有幾個訣竅可以幫助我們:
- 拉長時間觀察財務指標:一間公司若能在長期維持超額利潤,還能維持營收規模的增長,該企業具有護城河的機會就越大,因為太好賺的事業大家都想搶,出現以上情況的公司,通常代表其競爭者找不到有效的攻擊入口。
- 觀察金融海嘯前後的表現:在金融海嘯時終端景氣不佳,營收難免受到影響,但是利潤率應該相對有撐,而且海嘯過後利潤率要能迅速回升,代表該企業具有調整產業結構的能力,這是產業領導者的表現之一。
- 與同業競爭者比較:如果這個行業每家公司都很賺錢,請特別小心只是產業因素使然。如果這個行業只有這家公司很賺錢,該企業就很可能具有某種競爭優勢。
- 將財務指標當作客觀證據:千萬不要因為財務表現優秀而嘗試去合理化企業的競爭力。量化的財報數據可以讓我們快速地尋找"可能"具有護城河的企業,但商業模式分析才是投資決策的關鍵,單憑財報就形成投資決策是最大的錯誤,這種錯誤曾經發生在宏達電(2498 TT)、王品(2727 TT)身上。像財報數據這種量化的投資策略,不見得適用於個股分析上。
- 多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:彼得林區推廣大家從生活周遭找尋飆股,才是正確的選股順序。我們一再強調:發票是你最棒的選股軟體,不但免費還可兌獎。從消費者的購買邏輯思考,輔以財報數據來佐證觀點,才是正確的分析順序。我們相信能夠在早期就買到Apple股票的投資人,絕大多數都是從消費者的觀點出發,而不是從財報分析的角度,因為當時Apple的財報並不好。
如何尋找經濟護城河概念股:
也許你已經知道,我們喜歡研究歷史案例來增進判斷技能,根據我們的經驗,在台股中能夠在長期維持超額利潤率的公司,通常有幾個特性:
- 處於飽和的產業:當一個產業已經飽和,表示消費型態已經固定,新的競爭對手很難找到切入點進攻,一般而言,新競爭者蜂擁而上是企業喪失護城河最常見的原因;排除了這個威脅,你可以有把握企業的高利潤得以持續下去。這是為什麼巴菲特通常在產業已經接近飽和時才介入,例如Apple投資案、可口可樂也是一個經典例子,大約50年前就有人說可口可樂已經飽和了。歷史經驗告訴我們,真正具有護城河的公司在飽和產業中也能成長,例如我們之前分享過的統一超商。
註:不要將“成熟產業”與”衰退產業“混為一談,這裡指的成熟與飽和是指整體產業隨CPI成長,而不是遭受取代而衰退的產業。
- 賣的商品不特別:大家都賣一樣的東西,卻有人特別賺,其商業模式必定有過人之處,這是最明顯、客觀的證據,例如7-11銷售的產品並不特別,但你無法幹掉它,因為全台灣最棒的店面都被它佔有了,只要它不退出,競爭者根本毫無機會攻入城堡。
- 價格敏感度低的產品:“你不會為了省幾分錢,而去購買一條不知名的口香糖吞下去。”,這句經典語錄一語道出波克夏的投資哲學。很多產品在購買時,價錢並不是消費者最重要的考量,例如我們在購買藥品時,會認為吃了有效最重要,價格並非很重要的考量;找出具有這些特性的公司,認真看其實不少。
- 產品單價很低:當產品的價格不是最大考量時,而單價又很低,就是最完美的優勢組合。因為購買者根本沒有動機轉換新的供應商;大立光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,一組高階鏡頭不過幾美元,手機品牌商絕不會為了節省一塊美金,而冒著在消費旺季出不了貨的風險,品牌廠在意的是品質與交貨速度。若是產品單價很高,消費者殺價的動機就越來越強,類似汽車銷售,雖然安全很重要,但若價差太大,消費者選擇較低階產品的動機就很強。
如果你能找到同時具有以上特性的公司,那你就找到了下一個統一超(2912 TT)、大立光(3008 TT)、中華電信(2412 TT)、大統益(1232 TT).....,這些公司都部分具有以上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