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防禦型投資策略】瑞儀(6176):投資機會與風險並存,該如何評估?

  • 瑞儀(6176)是一家長期財務表現績優的公司
  • 然而近期受到產業利空影響,股價低迷
  • 這是一檔具有爭議性的股票,同時代表著報酬與風險
  • 本文將提供一些思考方向,幫助投資人判斷

 

長期財務表現績優

先不論產業因素,這是一家財務表現績優的公司:

  • 營收與資產規模夠大
  • 儘管短期遭遇逆風,長期獲利趨勢仍是向上
  • 即使金融海嘯仍能維持獲利,而且年年配息
  • 流動比率162%雖然不符合防禦型投資人的標準,但不難發現是產業常態
  • 長期債務水準很低,財務健全
  • 目前股價為三年平均盈餘的9倍,股價淨值比1.19倍,股價便宜

【防禦型投資人策略】

 

瑞儀(6176)做什麼的?

全球背光模組大廠,主要競爭對手為日商Minebea。

 

如果你不懂什麼是背光模組,請看以下瑞儀的產品簡介

 

 

瑞儀的風險在哪?

凡是使用LCD技術做成的面板,就會需要一個背光模組來當作發光源,而瑞儀是全球少數能與日商Minebea抗衡的公司,技術實力雄厚。

 

只是這個產業有個問題:OLED未來可能取代LCD技術,而OLED可以自發光,所以不需要背光模組。

 

現在,你應該知道最大風險在哪裡了:

如果以後LCD市場被大量取代,那麼瑞儀的生意也會失去大半。

這是為什麼一家績優股的股價會便宜的原因,因為沒人敢碰。

 

但是,價值投資人知道,風險也代表著機會,主流的想法其實不見得正確,有以下幾個原因:

 

 

疑點1:失去手機訂單又如何?

要知道,對於背光模組廠來說,手機雖然量大,但是並不好賺。

 

我們可以給你一個很有力的證據:

瑞儀還沒切入手機訂單之前,一年就能賺40~50億元;去年獲利反而只有30億元。

 

失去手機訂單,不一定很慘!

 

手機背光難賺的原因有二:

  1. 手機需要每年改版,對Apple來說,設計圖可以畫的很爽,供應商卻累的半死。
  2. 手機淡旺季差異大,為了符合旺季時客戶對產能的需求,供應商必須不斷擴充最大產能,在淡季時這些產能卻只能浪費了。

加加減減之後,手機背光模組其實很難賺,當初瑞儀切入手機背光時,營收很好看,獲利卻沒有提升多少,就是一大證據。


 

疑點2:生意量下滑=價值下降?

生意做很大,絕不等同於價值高,有太多營收與獲利規模很大,價值卻不斷下降的例子(鴻海2317)。

 

同時也有的公司將規模縮小後,股權價值大幅上升的案例(國巨2327)。

 

從價值分析的角度來看:

難賺的訂單少做一點,會大幅提升股權價值。

 

少了手機訂單之後,瑞儀就不再需要投入大量營運資本與產能維護、擴充,卻只為了讓"總利潤多一點點"!

 

這些省下來的資本投入需求,就可以用來將錢還給股東,或是尋找更好的投資機會。

 

例如瑞儀在2017年已經開始將空下來的產能,開始往車用面板銷售,根據公司說法,未來將與日本JDI合供車用面板,就是公司積極轉向的作為。

 

台灣供應鏈在全球車用面板市場根基打得很深,瑞儀其實有很大發揮空間。

 

疑點3:有了OLED,LCD就會衰退?

OLED推出後,市場原以為瑞儀會大受影響,但從實際出貨數據來看,市場其實錯得很離譜。

 

iX推出後,瑞儀在去年的手機背光出貨量約5千萬個單位,不但沒有衰退反而比前一年成長,根據公司的今年接單量預估,也是不低於去年。

 

這個數據提醒我們:有了OLED很好,但絕不代表LCD出貨量無法成長,這似乎是兩碼子事!

 

而另一方面,LCD陣營也不是坐著等死,蘋果與供應商正在加緊研發更高階的LCD技術:Mini LED。

 

 

瑞儀的機會在哪?

Mini LED可以媲美OLED的優點,卻可以很便宜,因為只是現行LCD技術的延伸,而Mini LED仍然需要背光模組,而且是更高階的背光模組。

 

對於瑞儀來說,Mini LED代表著更高的產品單價(ASP),或是更高的毛利率。

 

論商業價值,Mini LED可能更勝一籌,因為性能可以媲美OLED,卻很便宜。

 

對於Apple來說,OLED技術被韓廠壟斷,也不是一件好事。

 

 

綜合結論

市場每次談論到瑞儀,就會將焦點擺在OLED與LCD技術的比較。

 

但,我們想要提醒,這很可能是錯誤的思考方向。

 

重點不在於OLED會侵蝕多少LCD的需求,而在於LCD廠會不會繼續採用LCD技術生產。

 

對於瑞儀來說,只要面板廠客戶繼續採用LCD技術生產,就有生意做!

唯一的差別,只是應用產品的變化而已。

 

從目前各大面板廠的產能規劃來看,OLED只是它們的其中一種選項,面板廠並沒有要完全放棄LCD的意思。

 

所以我們在思考瑞儀的股價時,想的並非存亡問題,而是股價能夠多便宜,潛在報酬有多高!

 

【本文絕非推薦買進報告,也不代表本網站立場,投資前請仔細衡量風險!】


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,歡迎到官方Facebook按讚追蹤我們,我們有更多的選股Idea想要分享給您。

 

或是立即使用:

優分析股市策略平台

【全自動化】智慧選股、智能財報分析、評估買點!